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128)
要是有人去拍这一天,片名大概是《费里曼家族的崩塌》。这种恐慌式的崩溃是难以控制的,菲林就是有天大的本领都没有用,何况他本人也陷入了其中。此时已经谣言四起,围绕着费里曼家族的多处资产,L区本地人也有了想法。
此前拥护他们的人盯上了他们的财富。
听到这系列新闻的,不只是周礼,还有a区各处的人。原三巨头等人知道,心情一阵复杂。景喻见识尚浅,虽然听学长说过金融圈的当年腥风血雨,但亲身经历亲眼目睹,这还是第一次。相隔半个星球都惊心动魄啊。
后来再一看,导火线竟是一件不可控的导演袭击事件。谁又能想得到呢?
周礼下车的时候,周围人同时看向了他。
无线耳机语音:“菲林费里曼主张家族成员行为与他无关;费里曼家族内部爆料,多区管理局官员是他们的下线;菲林欲乘坐私人飞机逃亡他区,因不明信号问题被迫下降;菲林因涉嫌非法经济活动,遭c区跨区执法,现已人在监管局。”
周礼路过节目组众人,新闻毫无间断地更新。
菲林的焦虑、绝望似乎透过机械音传了过来。他自觉自己没有走错任何一步,唯有两点,那就是低估了家族成员的愚蠢,以及夏拉在家族内的影响力。夏拉的被抓,导致部分家族成员过度激动。这些人年轻,认为无论如何都该给夏拉出气,于是暗中行动,还有长辈的建言,最终酿成了如此的祸端。
菲林智力再高,也想象不了人的愚蠢可以达到何种境界。
金影奖现场当着几百万人的面杀人,这是正常人能想象得到的操作吗?
可笑的是,这几个蠢货被抓之后,还狡辩说:“就是要在那种场合才好啊,不然怎么给夏拉出气!”
简直是一地鸡毛!
而菲林这次没能逃脱,因为他对尖端情报系统一无所知,情报能力低了一截,技术上、意识上都全面落后给了对方。
周礼心想,这家伙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范的,也肯定准备好了一系列洗白故事,包括但不限于“自己只是悲惨地出身在费里曼家族,跟那帮禽兽毫无关系”等。
菲林很谨慎,八成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他参与犯罪。
不过,这倒无所谓。
节目录制开始,周礼看了一眼隔壁的威廉杰姆斯,对方朝他热情一笑。
本次的录制多了点趣味内容,因此时间拖得稍微有点长。
金影奖之后,节目现场的气氛变了,人的眼神更认真、更具胜负意识。
周礼听着实时新闻,表面依然云淡风轻地录制节目,没人发现他有哪里不对劲。
此时的菲林正接受审查。菲林的对面是c区的经济大臣。
经济大臣:“哟,又见面了。”
菲林黑着脸:“我可不想再见你。”
经济大臣:“你不会觉得自己只是倒霉碰上了家族的几个蠢货?”
菲林嘴角一抽,对方可真是无所不知啊。
“我听不懂你的意思。”
菲林很熟悉审讯的学问,自然不虚面前的人。可经济大臣列举出来地一系列动作震惊了他。有些东西身在其中看不出,如今听别人复述,他的脑子好像才终于想通,蓦然想到了一个人。
能做出这种事的,这世上只可能有一个人!
他刚刚还能装出游刃有余的态度。
可现在,他的眼里布满绝望。
同时,《导演卡特》到了抽题材环节。
威廉杰姆斯让着周礼先来。
周礼也不客气。
舟导的运气是公认的不好,虽然每次都能逢凶化吉,但运气不好也确是事实。
众目睽睽之下,周礼打开了卡片,然后神色一顿。
主持人:“舟导,您抽了什么题材呢?”
周礼想了想才道:“社会题材。”
众人先是点头,心想肯定又是不好拍的题材,后是瞪大眼睛,震惊地复述道:“社、社会题材?!”
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社会题材, 怎么会是这个题材?
部分人震惊是因为很少听见这个题材,部分人则是因为这个题材的特殊性。
社会题材通常是反映当下社会各种情况的题材,经常被用来拍摄各种社会问题。在原三巨头的统治下, 这类题材几乎退隐了, 你去看电影院看, 喜剧题材等正向价值取向的题材居多,能够被称为社会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 随着网络各种差异化观念的崛起, 社会题材越来越容易受到争议,观众天然地只会在意自己看到的东西,如果观众认为影片表达的是某一价值观,而该观众恰好不喜欢甚至厌恶这种价值观, 那么该观众就会将厌恶扩展到影片的导演编剧等剧组成员上面。
主创团队是什么动机、什么想法, 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观众觉得你是什么动机。
其引起的负面影响就是,多个社会题材影片的“翻车”,也许主创团队本意是拍好故事拍好社会情况, 但观众只会感到冒犯, 然后对这些影片的主创团队群起攻之。比较熟悉a区影视市场的人,肯定知道这么一起事件。那就是十年前某个导演因为承受不住铺天盖地的“批判”而自杀的事件。
该导演本来是专门拍社会题材的, 影片上映前,他们的团队还期待着大众的正向反馈, 然而事与愿违, 他们受到了铺天盖地的批判,其言语之恶毒, 触目惊心, 给剧组带来强烈的精神压力。
路人就此意识到, 社会题材正是最容易被拷问的题材,而且一招不慎,你就可能容易被钉上耻辱柱上,连你本人都会被翻账拷问,此前说过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举动,都可能遭遇全面性的质疑。而如果只是理性范围内的拷问,那或许还好,但别忘了,信息传递过程中越传越失真的情况,换句话说,这个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谣言,有些谣言是真的难以想象的恶毒,越是感性的人,越难以承受这种造谣。
那起自杀事件之后,社会题材的拍摄者断崖式的下降,一方面人们也怕自己会遭遇这种全网范围的攻击,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到灰心,本意可能是好的,只是因为细节上的错漏,解释也解释了,但观众还是不肯原谅。你要冒着生命、精神上的巨大风险去拍一个本身票房都难回本的题材吗。
总之,那之后社会题材就很少有人拍,上映的少了,部分导演如果还是想拍,可能会选择网剧、短剧的形式,尽量拍给友好的观众们,而不是冒险冲入大众视线,然后在众人的审视下被拨丝抽茧,溃不成军。
另一方面,也有人采取了讨巧的方式,也即放弃严肃性,无所不能娱乐。再或者,采取更讨巧的反讽。为了逃避那些锋芒,他们也算是费尽心思。
知道这段缘故的人,一看到“社会题材”,心情就比较微妙。
这个题材不是好不好拍的问题,是市场风险太大,吃力不讨好,不仅票房容易拉跨,口碑也容易崩。
如果不幸被钉上耻辱柱,那更是得不偿失。可能人性就有那么一份阴险,总是想看到理想主义者遭难,就像诋毁神圣的言论普遍存在。
现场众人的眼神有点复杂,一时间静默了几秒。
周礼不知道这段背景,但是能感觉到这种气氛。
主持人:“舟导抽到社会题材,有什么初步的想法吗?”
周礼:“还没有,这个题材我不了解。”
光从字义层面上看,社会题材就是拍社会,可社会这么大,不可能什么都拍,那么估计也要有聚焦。
主持人:“舟导没看过这类型的电影?”
周礼看电影其实不怎么关心类型,类型就是大范畴,有些片可以同时是好几种类型。具体情况要具体说。
周礼想了想,回答:“可能看过一些,但我没有思考过这个题材。”
大家倒是听出来了,舟导并不了解社会题材。
常红归想到了《丫鬟》,《丫鬟》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题材,古代社会也是社会,古代社会跟现代人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减少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可是舟导的话,应该不会梅开二度,再拍一次古代社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