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222)
沈金台就傻傻地笑,眼神还是懵的。
“是不是跟你说过,我不在的时候不准喝酒,更不能喝醉?”阎秋池问。
沈金台歪着头,说:“可是你在啊。”
阎秋池:“我哪儿在了,你是不是喝多了,老公都认错了?”
“你在我心里啊。”沈金台醉醺醺地飙情话。
阎秋池:“……”
好吧,虽然是喝醉了酒花言巧语,不过也成功取悦到他了。
不过平时在床上,他让沈金台喊个老公,沈金台抖成筛子都不肯喊一句,目前为止也才在崩溃的情况下喊过他两次,还真不过瘾。
他每次都哄他叫,奈何沈金台嘴硬的很。
阎秋池听一次就浑身振奋。
“我是谁,还认识不?”
“阎秋池。”
“阎秋池是谁?”
沈金台说:“阎秋池……就是……就是阎秋池。
”阎秋池是你什么人?“
“是我老公。”
阎秋池眉眼一紧,低声说:“真乖。”
感觉他应该赶紧带沈金台回家,今天晚上应该可以多听几声。
一想到这里阎秋池只感觉浑身振奋,赶紧开车往家里去,怕沈金台睡着了,隔一会就要叫他一声。沈金台迷迷沉沉之间,意识渐渐恢复,大概察觉了阎秋池的意图,垂着头,口齿不清地说:“哥哥,你也给我的……我的……放……放个假吧。”
第200章 番外:白月光(九)
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白清泉自从见了石磊以后, 心中情思就有点泛滥, 如今又看到沈金台和阎秋池的腻歪劲, 最戳他心的是那句“老公”。
呜呜呜呜,老公这个词,简直是他这样充满少女心的小受内心最兴奋的一个词啊。
他也好想要个老公。
脑子里就突然浮现出石磊的样子来。
心中微动。
郑思齐给司机打了电话,说:“咱们也回去吧。你坐我的车, 我先送你回去。”
“不用了,我找人来接我。”
郑思齐怎么放心他一个人在这里,白清泉也醉醺醺的,今天喝了很多酒。
白清泉看了看手机,想着打给谁。
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只是不知道石磊回南城没有。
白清泉借着醉意,就给石磊打了个电话过去。
电话“嘟嘟”地响了起来,他又往沙发上一躺,电话一通, 他就问说:“没睡吧?”
“没有。”
“你回南城了么?”
“没有。”石磊问说:“你喝酒了?”
白清泉就笑了笑,说:“今天过生日,就多喝了两杯。本来想约你见见的,既然不在南城,那改天再约吧。”
郑思齐闻言 就看了看他。
“今天你生日?”石磊问。
白清泉“嗯”了一声, 说:“ 我就先挂了, 改天你回来了, 咱们再约。”
他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
郑思齐问说:“谁啊?”
“就我说的那个学长。”白清泉说。
郑思齐便没有再多问,只说:“走吧,我先送你回去。”
白清泉就起身。
白清泉在南城有房子,去年才买的,买的毛坯房,没装修,一直放在那儿。他还是喜欢住酒店,住这么多年,都住习惯了。
回到酒店以后,白清泉没了困意,反倒很兴奋,身上热腾腾的。他住的是个大套间,一间卧室做了储物间,里头放满了粉丝送的礼物,还有他的一些旧物。他翻箱倒柜,找了一个多小时,找到一件羽绒服。
波司登的,在那个年头,对他来说已经是名牌了。
当初离开家乡,也是冬天,他就是穿着这身羽绒服走的,因有着很独特的感情,后来有了新的羽绒服,这件也没扔,被他放起来了,一同放起来的,还有一件牛仔外套……是他第一次用自己赚的钱买的衣服。这两件对他来说都有特别的意义,所以放在了一起。
他穿上那羽绒服试了试,有点小了。
他个头一直陆陆续续长到二十岁左右,成了明星以后身材管理严苛,人虽然依旧清瘦,但肩宽了,当初穿的还有点大的羽绒服,如今已经已经成了小棉袄。
他站在穿衣镜前头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想着很多年前之前,第一次穿上这件羽绒服,也照过学校办公楼的玻璃门。
这件衣服,暖的其实不是他的人,是他的心。
回忆扑面而来,他确实是喜欢过石磊的。
石磊不知道今天是白清泉的生日。
原来上学的时候不知道,后来白清泉红了以后,他在网上有看到他的官方出生日期,还以为就是他本人真正的生日。
他开着车往南城赶,想赶在十二点之前到南城,然后跟白清泉见一面,但是南城距离西川县还是有点远了,他才刚到南城外环,十二点就过了。
估摸着这会白清泉已经睡着了。
但他记住了,腊月十一,是白清泉的生日,以后每一年他都不会忘的。
他前年在南城买的房,去年装修好的,是个别墅,就是地方有点偏,好在安静,环境好,靠着长江和秋明山。
已经是后半夜了,进了家门以后,他往沙发上一躺,看了看手机,直接就在沙发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醒过来,拿起手机看了一眼,看到上头白清泉发过来的信息,立马从沙发上坐了起来。
白清泉发信息说:“我买了套新房子,毛坯的,听说装修春秋最适宜,我打算年后天气暖和了开始装,咱们老同学要不要互帮互助一下?”
石磊抹了把脸,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他立马拨了个电话过去,人也从沙发上站起来。
电话却没人接。
他就赶紧给白清泉回信息,还没打完字,白清泉就回拨了过来。
白清泉大概才睡醒,声音还是沙哑的,带了点笑意:“早啊。”
“早。”石磊说:“我才看到你信息。”
“半夜发的。”白清泉问:“怎么样,你们公司接么?”
“接。”石磊第一句说的有点急,后一句就缓了一些,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