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好老攻
唐庆穿越到古代,跟自家夫郎过着相亲相爱的小日子。
内容标签: 生子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唐庆,周青 ┃ 配角:周山等一家人 ┃ 其它:种田,空间
vip强推奖章
孤儿出生的唐庆,饱经社会的打磨,幸而得到了一个空间,可惜遭人嫉妒陷害致死,醒来后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架空拥有哥儿的大明朝,穿成一个福运不济,命途坎坷,为了安家落户被迫娶彪悍哥儿的男人。
性取向为男的唐庆穿过来后,安之若素,娶了原身的彪悍哥儿。勤恳踏实,能干出色的他逐渐获得了周家人的喜爱与崇拜,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彪悍哥儿内心的赤诚,两人感情不断升温。
且看农村夫夫携手并肩,一起发家致富。
此文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剧情也偏日常,温馨无虐,读来轻松愉快,让读者眼前一亮。
============
正文 1.第 1 章
正是入秋时分,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秋收。这田地里放眼望去都是人。这大明国虽说农税不高,但穷人还是大有所在。至少以这周家村方圆几百里地的农民们都靠着这场秋收过活。所以村民们对秋收都是极为重视,这可是今后一年一家人的口粮。
但是在忙碌的周家村,有一块偏僻的地里,唐庆正满脸的懵,被人陷害突然之间就穿越到了这个朝代,大明朝。不过这个大明朝可不是历史上的大明朝,而是一个没有听过的架空朝代。
这里的大明朝分三种人,一种是女人一种是男人,还有一种神奇的人物叫哥儿。这哥儿外表跟男人没什么两样却能跟女人一样能生孩子,不由得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但是哥儿并不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大明朝不缺女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哥儿就有些尴尬了。有娇滴滴的软妹子,谁还看得上粗糙的硬汉子!除非性取向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明朝还是异性取向人比较多。所以哥儿在这个时代并不受欢迎,地位低于女人。
原身就是一个极其不喜欢哥儿的人!说来原身也挺倒霉的,原本是家里还算小康,也读过几年圣贤书,虽然学问不怎么好,但到底是个读书人。按理说这样的人是什么事不用愁的,没想到一场地震把这一切都破碎了。恰巧原身所在的村子靠在海边,一场大地震,山地倒塌,海浪汹涌席卷而来,最后一个村活下来的人不过寥寥几人,原身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周边都遭了秧,自然也没得亲戚投靠,最后只得寻求官府帮忙,官府就把原身扔到这个偏远山区来了,因为流民太多,富泽之地根本就安置不了这么多人。最后都只好分散放在这山区里自力更生。也好免去流民聚众闹事。
原身被分到这周家村只给了两亩薄地,二两银子的安家费。这也就就罢了,还给原身配了一个周家村的哥儿。据说这哥儿长得极其彪悍,长到十八都没人上门提亲,这都二十更是没有人过问了。大明朝因为前些年的战事,人口原本就不多。上面正大力推广人口之事,各个州县也按人口考评业绩。官府一听这里还有一个没有出嫁的哥儿,那还得了,但是又听闻这哥儿长得不好,贸然配婚会引来诸多埋怨之声,正在犯难之际原身的出现简直就是一个救星!
总之你想安家落户就得娶了这个哥儿,不想娶也行,继续做你的流民去吧。一向过惯了好日子的原身,哪里受得了流民终日奔波之苦,没有办法一咬牙应了此事。等在周家村安顿好,因为做流民之时就伤了身体,先前一直压着不让自己生病,这一放松下来,病如山倒。加上原身又想到要娶一个丑陋的哥儿,而且这个哥儿还比他年长三岁!悲从心来,就这么一病去了,倒是便宜了现代来的唐庆。
唐庆倒是觉得原身未免太小心眼了吧,都说蝼蚁尚且偷生,不就是娶个哥儿,就不想活了?
不管原身是怎么想的,反正唐庆是得借助原身的身份继续生活下来的。不就是娶个哥儿麻,爷生来就是弯的,如果两人能情投意合那是再好不过,如果实在过不下去,他也不会亏待对方的。
想他唐庆在现代也是孤儿一名,出入社会,经历了多少现代社会的残酷,好不容易得了一个空间,生活才渐渐走上正常轨道,没想到又遭人妒忌,丢了性命。幸好空间早以跟他的灵魂绑定,旁人想夺也夺不了。
不过那个害他的人估计现在更郁闷,如意算盘没了,如今还鸡飞蛋打。而且他还白捡一世,要知道他在现代都快四十了,如今一朝回到青葱,换谁不乐意。
想到这里唐庆也不郁闷了,拿着锄头更加卖力的干起活来。分给他的两亩田,原身种了土豆,这东西抗饿,吃着还不赖,不过不知道咋回事这里的土豆产量并不如后世那般高产。
唐庆其实也不是很太懂这农耕之事,孤儿院并没有田地大家都不会种地,不过后来有了空间,他才特意去学了一点,空间都是可以一键操做的。真心没有他可以操心的事。空间这么神,但是东西并不神,并没有小说里那么神,什么白菜洁白无瑕像玉一样,什么吃了强身健体都是编出来的,空间的农作物除了跟外面的普通的没什么两样,无非不就是少了些虫眼,农作物成熟的周期短一些。但这样也很让唐庆满意了,至少饿不死。因为农作物成熟周期短,唐庆觉得浪费后来又种了药材,做起了药材生意,没想到却因此丢了命。
由于唐庆对农耕并不熟练,一早上也没怎么干活,这都到中午了才干了一亩地的三分之一。幸好他地偏,不然让村里的老人家看见了,少不得又要念叨几句。
将挖出来土豆的采摘好,放在箩筐里,满了一旦就挑回家,放在地窖里。唐庆的家离地并不是很远,几步路就到了,因此这活干起来一点都不累。唐庆这家分的可是村里最偏的地儿了,屋后就靠着大周山。山里豺狼猛兽不少,村里人一般没事也不会在这一片晃悠。这正好便宜了唐庆,他有空间不便暴露,这里偏僻,可真是个好地方。
挑了几箩筐土豆,这五脏庙就唱起了反调。原身在这里安顿后银钱并不剩多少了,又病了一场家里更是无米下锅。这都干了一上午的活儿能不饿吗。
回到家,洗了手,唐庆就开始做起午饭来,从空间拿出米菜来。陶了米,下了锅,挽起袖子就开始倒腾起菜来。一双手,不停的动,不一会儿一桌好菜就被他整治出来了。一个凉拌茄子,一个肉炒豆芽,一个青菜,再加一锅蛋花汤,闻着味儿都香。
“真香”唐庆感慨一声,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从来都不会委屈他自己的胃,走到哪儿都必须吃好,因此也练就一手好厨艺。
吃饱饭,沿着屋前屋后消了食。又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去了。这两天太阳还很毒辣,不过可没人敢偷懒,这耽误了农时可是要不得的事。
吃饱了饭,干起活来也卖力,一下午时间就把剩下的土豆都挖了出来。虽然累了点,但是看着地窖里堆满了土豆也感觉一股浓浓的自豪感。
一连干了好几天活,总算是把自家粮食给弄回来了。唐庆也累的不轻,毕竟两辈子都没这么劳碌过。
然而唐庆并没有去休息而是在地窖里忙碌着缴税。他这两亩地薄地按照大明国的税率只需一亩地交二成税即可。为了防止有人偷奸耍滑,大周朝的薄地统一产量为500斤,如果没有达到那肯定得自己补贴,如果产量高,剩余的算自己的。
唐庆的两亩地一共收获了1200多斤土豆,除去税收还剩1000多斤。这1000多斤可是要吃好几月的。收了土豆,就准备种萝卜,至少这1000斤土豆要吃到萝卜下来。
可是不能几个月都吃土豆吧。拿土豆去换钱?可以,粮店的土豆回收是1文一斤,1000斤土豆可以换得一两银子,而粮店的栗米要10文一斤!如果只有唐庆一个人吃的话一个月大概要吃30斤栗米左右,那三个月就要大概一两银子左右,这还是只吃饭情况下。加上平时的日常开销还有菜油盐,这一两钱撑不撑的过三个月还是问题。
不过这都算是奢侈的算法了,谁家有顿顿吃干的呀,都是栗米掺着野菜等煮的,这样又省钱又省粮。有些穷点的人家连菜都不敢炒怕费油。毕竟油更贵。
不过唐庆也不担心这些,他有空间饿不死,不过他粗粗算了一下怪不得古代穷呢,这田里的出产根本就不够一家人吃。何况农家都是喜欢多子多福,人多地少那就更穷了。况且地多的人还真不多。这村里就村长家里有10亩地,其他人都只有3到8亩左右。所以这周家村穷啊。加上这村又靠山,好的田地少,又不连成片,方圆几里也没个地主。如果有地主一家人口多去租地种,或者做长工。再加上自己家的地,生活也会稍微富裕些,就是人会劳累许多,总比一家十几口就守着这几亩地过活好吧。
地理位置决定命运啊。不过这些都不归唐庆管,他最多也就是私下掰扯掰扯。
地里的活计大家都忙得差不多了,来到这里有些日子的唐庆终于走出了他的一亩三分地,来到村里。
“庆小子来啦,地里活计都忙完了?”村里老人看见唐庆向他们走来,打着招呼道。
“周老伯好,小子地里的活计都忙完了,这不正来村里打听打听,这税收啥时候来收啊”唐庆也很礼貌的回道,看见是周老伯(村长的爹),连忙道出他所求。
“也就估计这两天了,到时候官府会来收,到时候我让娃子们通知你”
“那就多谢周老伯了”得知自己想要的消息,唐庆也没多做停留,慢悠悠的回家去了。
正文 2.第 2 章
接下来两天,唐庆可是在家好好休息了一翻,毕竟这些天他可累的不轻。整整躺了两天才缓过劲来。
这天唐庆正站在自家院里仰望着大周山。这大周山连绵不绝,高而耸,如果放在后世又是一个旅游景点。可惜了在古代它就是一文不值,听说山里野物不少,说真的他还有点心动,正好空间里放着好几把□□,正想拿它们试试手呢。
不过这都要等税收后了,最近他还要忙着去镇上或者城里换点银钱。唐庆站在院子里看着他这三间茅草屋真是百感交集。这屋子本就是原身草草建起来的,因此并不牢固,风稍微大一点都感觉要被吹倒似的。唐庆觉得换个房子很有必要,税收过后想办法整修整修。
还有就是另唐庆比较头疼就是官配的婚事,这官配的通知早就下达了,等这个秋收彻底闲下来就要完婚。可是唐庆还什么都没有准备呢。他不知道如何去备啊,两辈子都没结过婚,知道怎么做才怪。想到这里唐庆就头疼,算了还是去村里请一个比较靠谱的婶子来帮忙操持吧。
正想着去村里呢,田间就传来一阵孩童的嬉笑声。唐庆闻声望去,一群五六岁的小娃儿正嬉嬉闹闹的朝他走来。带头的就是村长家的儿子,周昊。
“是唐庆哥哥吗”周昊看见唐庆连忙出声问道。
“正是”
“唐庆哥哥,我爷爷让我告诉你,挑着粮食去村里”
“好的,替我谢谢你爷爷”唐庆一边说着一边从屋里拿出一篮子的野草莓,这玩意山里多的是,不过村里的老人都不让孩子们进山玩,所以这群孩子都只能望山流口水。唐庆也是无意间看到的,随意丢了两根腾进空间没想到长了一片,这些野草莓他也吃不完。这会儿看到这些孩子,便想着给他们解个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