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郅玄(209)

作者:来自远方 时间:2022-03-05 11:12 标签:强强 穿越时空 基建 天之骄子

  至于庸人,自己身上长腿,愿意去哪就去哪,没有强行限制他们居于何处的道理。
  氏族不高兴就转投他国,有的直奔向中都城,人王同样高高兴兴接纳。没道理换成国人和庶人就不行。
  不许庸人离开,先把投奔中都城的氏族赶出来。
  人王会这么做吗?
  当然不能。
  不灭国只移民,郅玄明摆着钻空子,却没人能挑出他的理来。
  草原双城正缺人,西原国和北安国也不嫌人多,庸人投奔过来,分房子分地都没问题。愿意去草原,好处只会更多。
  赵颢难得有耐心解释,当着众人的面将事情分析透彻。
  等他话音落下,上自北安侯下至卿大夫全都默然,许久没说出一个字。
  这是公子颢的行事作风吗?
  向来喜欢抄刀子砍人的突然玩起计谋,这画风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第一百六十章
  北安国上下都是行动派。
  之前迟迟没有动作,全因朝堂上无法达成一致。碍于中都城,部分氏族对庸国人的投诚心存疑虑。
  如今问题解决,赵颢数语打消众人顾虑,北安侯大喜,当即召见庸国来人,并派人前往庸都张贴告示,告知庸国上下这个喜讯。
  “凡迁移者,予田地房屋,税同赵地。愿往草原,予田地房屋,并予畜禽,两年不税。”
  告示内容简单粗暴,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直截了当告诉众人,公子颢接受他们的投诚,不过需要离开庸国,前往北安国和草原定居。
  故土难离,每个时代皆是如此。
  知晓北安国的要求,少部分国人打了退堂鼓,实在舍不得家产。更多人却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随来人一同启程。
  舍弃田产房屋固然可惜,留下来麻烦却会更多。
  从北安国的告示可以看出,庸侯和出逃的氏族早晚还会回来,就算庸侯不回来,继任者也会出自他的血脉。虽言国人有逐君的权力,但以庸侯的作风,事后报复定会猛烈无比。
  不舍手中田产,不愿离开庸都,等到情况变化那一日,无异于引颈就戮。
  北安国开出的条件相当不错,去了有田有房,税比赵地,无需为生计发愁。愿意前往草原还能领到牛羊鸡鸭,更能免两年税。这样的好事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做梦都想不到。
  回想之前过的日子,对比告示中给出的好处,绝大多数庸国人都下定决心,咬牙舍弃国内的一切,和亲族一起踏上迁移之路。
  令人吃惊的是,原本留在庸都的几家氏族带头前往草原,而且是举族迁徙。看他们的架势,基本上去了就不打算回来。
  他们从告示中看出许多东西,国人庶人忽略的要点,久经政治斗争的氏族家主不会忽略。
  在做出决定之前,几位家主私下见面,聚到一起商议,都认为前往草原是最好的出路。
  北安国是大国,国内氏族素来骄横,和西原国不相上下。他们投奔过去,处境会十分尴尬。不至于无法立足,想要融入进去却是千难万难。
  与其去北都城做个边缘人,不如赌上一回,全族迁往草原。
  郅玄和赵颢在草原建城,事情早已经传遍各国。
  建城之初条件艰苦,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如今情况不同,从往来的商队口中传出消息,草原双城雄壮恢弘,胜过许多诸侯国国都。城内有专门开辟的商坊,城外有矿场工坊,还有大片无主之地。
  商人说得再好,城池到底竣工不久,又是深入草原,在多数人看来难免有些贫瘠。但这也意味着机遇,有幸抓住,家族非但不会衰落,反而能更上一层楼。
  “国人庶人能领畜禽,我等不与其争,以钱绢购买。”
  庸国和北安国相邻,庸国氏族大多清楚北安国的经济情况。能一次给出数量庞大的牛羊鸡鸭,绝不是北安国的手笔,最大的可能是西原国。
  西原侯和公子颢结成婚盟,赵颢要安置投诚的庸国人,郅玄在能力范围内进行帮扶,很是合情合理,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庸国朝堂乌烟瘴气,在外人看来,庸侯和国内氏族都是烂到根子里,全都无可救药。
  然而,这几家氏族能躲过暴乱,平安留在都城,足见家族中不乏聪明人。
  他们看出事情背后有西原侯的影子,说不定后续还会参与更多。认真思量,都认为迁往草原是上上之选。
  去往草原,展现出应有的价值,有极大可能获得西原侯和公子颢庇护,远胜去北都城开始另一场勾心斗角。
  最重要的是,庸侯现在北都城。
  国君昏聩贪婪,被国人逐走是自作孽。可身为臣子却和暴乱的国人站在一起,还要一同转投别国,怎么想都有些尴尬。
  去草原能避开庸侯,对家族今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如何选择,几名家主都是心中有数。
  决定既下,庸都迅速变得喧闹起来。
  氏族的马车排成长龙,车上满满登登都是金绢和粮食。
  考虑到草原的生存环境,各家把家具全部带上,连门板都一并拆走。若非房子是夯土结构,实在很难移动,估计会将“举家搬迁”具象化,扛着房子一起走。
  氏族带头,国人庶人受到启发,搜集木料装订大车,家中能带走的一样不落。瓶瓶罐罐不提,垫床板的泥砖都没留下半块。
  王宫大门敞开,逃走的氏族家中也乏人看守,却没有遭遇哄抢。明知库房中堆满粮食,锁头能轻易砸开,依旧无人动手,粮食始终没少一粒。
  有人提出分粮,立即有老者出面制止。
  “我等逐君是国人之权,夺粮却会触犯律法。如今投向他国,试问谁愿收留一群无视律法规矩之人?”
  北安国来人留在城内,目睹一切,郑重提笔记录,对庸国人的言行十分佩服。
  等到出发当日,庸都城门大开,以几家氏族为首,满载的车队鱼贯而出。
  城内牛马有限,部分大车由人力拖拽。从拉车人身上的衣物可以看出,其中有不少是奴隶,八成还是氏族逃奴。
  对此,北安国来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庸国人也当没看见,任其跟在队伍中,和众人一起离开。
  车队行进途中,陆续有队伍加入,大多是背着包裹的村民。他们听到消息,接连从出逃氏族的封地赶来。
  庸国税赋冗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收成还不够交税。
  庸都的情况无需赘言,日子能过下去就不会发生国人暴动。封地中的情况更加糟糕,丰年亦有饿莩。实在活不下去,许多人只能舍弃田地,逃入山中做了野人。
  暴乱的国人孤注一掷,坚持要投奔公子颢,只为能寻一条活路。
  队伍越向前走,加入进来的人数越多。等抵达预定地点,蜿蜒的长龙已然看不到尽头。
  庸国虽小,国人庶人加起来也有十几万,加上跟随队伍的奴隶,足足超过三十万。
  这么庞大的数量,赵颢不可能独吞,也不具备独吞的条件。除去约定交给郅玄的部分,北安国氏族也能沾光,或多或少,大家都不会落下。
  不过赵颢提前说明,氏族必须依照约定行事,给庸国人田产房屋,奴隶也要妥善安置,不能随意饿死。
  不愿错过如此大的好处,氏族们答应得十分痛快。不过是些许房屋田产,通通没有问题。
  在约定地点,早有数队车马等候。
  庸国人将在此处分开,或前往草原,或去往北安国内。
  由于人数太多,过程难免嘈杂,还曾出现短暂混乱。队伍中的庸国氏族主动站出来,帮助来人整理队伍,尽可能解决麻烦,不使迁移出现问题。
  耗费三天时间,各支队伍分配完毕。
  颢城和玄城遥远,前往草原的队伍最先出发。由几家氏族带头,队伍中的国人庶人如同有了主心骨,行动算得上有序,没有发生任何混乱。
  这一幕被详细记录下来,分别送往郅玄和赵颢手中。
  虽然庸国氏族在国内不显,以其目前表现出的能力,在草原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事业。
  继第一批人离开,其余各支队伍也陆续出发。
  过程中有飞骑驰出,并有信鸽放飞,专为向郅玄、赵颢以及接收的氏族传递消息,让众人有所准备。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