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装山河(69)
他抱着沈培楠的手臂,斜斜的倚着他,额头贴着他的肩膀,受惊的猫儿似的。沈培楠这次没有打趣他,伸手把他揽进怀里,手指轻轻捏着他的脸颊,笑道:“吓着了?”
莫青荷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神。他偎在沈培楠胸口,听到跟自己一样急促的心跳声,但并不是出于担忧或恐惧。他抬头想寻求一点安慰,却在那双冷峻的眼睛里看到一丝少有的兴奋,像一位隐居太久的名将,为战争的终于来临而跃跃欲试。
神使鬼差的,莫青荷的眼睛里漫上一层水雾,他紧紧攥着沈培楠的手,哽咽道:“沈哥,你别死。”
“晦气,你他娘的才死!”沈培楠骂道,转头看见莫青荷的样子,又心软了,低头吻了吻他的鼻梁,轻声道:“我不死,我要等着跟我家鸟儿一起,看到一个新的中国。”
莫青荷的眼泪哗的流了下来,他不知道为什么哭,也许是因为沈培楠的话,也许是由死亡和秋思引发的多愁善感,他找不到合适的文学化语句来表达此时汹涌的情感,只是把脸埋在沈培楠胸口,抓着他的军服,蹭着揉着,捶着打着,一面宣泄,一面于悲伤深处暗自下定了决心。
他要做一个自私的决定,即便组织下达暗杀令,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和大义,即便周恩来亲自命令他,他也绝不会碰伤害沈培楠,以及他的家人,即便他们看不起自己。不仅如此,任何人想要伤害他们,都要先从他莫青荷的尸体上踏过去!
他什么都没有,只有眼前的男人,眼前这个要为锦绣河山而战,说要同他一起看到新的中国的人,这个人,这个人的坚毅和变通、粗鲁和温柔,同共产主义一样,都是他的信仰。
沈培楠扳着他的肩膀,掏出一块白手绢给他擦眼泪,笑道:“不哭,不就是死了个人,男孩子胆子这么小怎么行。”
莫青荷转过脸不看他,望着车窗外面不断后移的街景,用袖子狠狠往眼角抹了一把,使劲点了点头,不哭了。
沈培楠却想起另一件事,皱起眉头,对莫青荷道:“小莫,你记得你那位云央师弟的姘头吗,叫陈宗义的。”
莫青荷点头说记得,沈培楠淡淡的嗯了一声,道:“记不记得我说他后台很硬,一直在天津租界和上海港跟日本人做航运生意,还替我购买过军火?”
“他的后台就是蒋陈宋孔中的陈家,他一直说自己是老实本分的商人,只认金条不谈政治,这个年头,不涉及政治的人,有谁敢做这么大的生意?”沈培楠道:“我摸过陈宗义的底儿,倒不担心他,但他背后的陈氏家族跟老蒋关系太深,如今共匪利用舆论步步紧逼,党内主战主和主降的都等着老蒋拿主意,这个敏感时期,你少跟杭云央往来,如果他问起咱们家里的事,一个字也不要透露,知道吗?”
莫青荷啊了一声,他以为师弟跟了一位最安全的主儿,没想到他竟也在无意中卷进政治纷争里去,他有些急了,道:“云央说他可能跟着陈先生东渡去日本。”
沈培楠点点头,若有所思的盯着自己的手指,自语道:“那也好,至少比在国内安全。”说完笑了笑,把莫青荷的手放在腿上轻轻揉着,道:“你不用担心我,倒是你那位师弟,现在跟着陈先生很危险,今天死的这位亲日的陈家宗亲就是前车之鉴,共匪想借着抗日的名号收拢人心,两党再不结盟,他们就要急眼了。”
莫青荷对他的话很不以为然,但他也有些糊涂,他有太多想向李沫生和柳初师兄转达的话,也有太多要问的问题,同时也急切的担心师弟的安全。他仰起脸,面露忧虑道:“沈哥,你既然不结婚了,沈太太的身体也没有问题,那我们什么时候回北平?”
沈培楠没有答话,他拍了拍莫青荷的手背,摇下车窗,顿时,混着青草香气和清新水汽的风充满了汽车内部,哗啦啦的刮着两人的头发。莫青荷探出头朝外一看,只见就在刚才紧张的交谈中,窗外的街景已经变了样子,外面是连绵的青山和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湖水,如同一颗嵌在远天广地中湿漉漉的夜明珠,而那美如画卷的景色,也随着浮荡龙井茶香的清风,哗的一下扑到两人面前。
沈培楠打开车门,带莫青荷下了汽车,笑道:“北平有好山,杭州有好水,该带你看看,面对这大好湖山,什么烦恼都没了。”
前面一辆黑色汽车也停了下来,沈疏竹穿一身藕色杭绸衫子,笑吟吟的跳下车朝两人走来,刷的展开一柄洒金牡丹折扇,在胸前一下下扇着。
沈培楠迎上去,朝沈疏竹的肩膀捶了一拳,大喇喇的搭着他的肩膀,回头朝莫青荷做了个跟上的手势,道:“快走,带你见一个人!”
第50章 茶何不生别都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开辟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要求划西湖一带为租界,遭到清政府拒绝,最后商议以杭州城北十五里处拱宸桥以北,京杭大运河东岸为日本租界,建立日本驻杭领事馆。
相比妓院,烟馆林立的天津日本租界,拱宸桥一带远离杭州城区,多为农田和坟墓,清末又有倭寇浪人和青洪帮勾结在此活动,成了流氓的天下,正经市民是不屑于、也是不太敢来的,因此一直没有繁华。也正因如此,自清末到民国动乱的数十年间,杭州最为动人的西湖一带秉承着南宋遗风的温文尔雅,勉强保留住了一份中国式的清秀和古朴。
秋日的阳光亮而不灼,透过树荫洒在斑驳的石板路上,湖光水色尽收眼底,让人从心底生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思,莫青荷深吸了口气,听着远处的蝉声和鸟鸣,方才听说的暗杀和近日在沈家的压抑都抛到脑后,只觉得心胸开阔,舒适极了。
一行三人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莫青荷的脸上有了真心实意的笑容,沈培楠总皱成疙瘩的眉头也舒展开了,就连一向不爱说话的沈疏竹,也像受到某种情绪的感染,摇着他的牡丹折扇在前面开路,一面走,一面回头冲身后的一对眷侣高谈阔论了起来。
他讲西湖的荷花,林和靖的梅妻,白娘子和许仙的断桥相会,他说茶被叫做“忘忧君”,无论何种孤闷,一碗龙井,足以让人神清气爽,还大大夸赞了莫青荷的戏,连称是黄莺出谷,堪比千古妙音。
莫青荷这些天忙着应付没完没了的刁难和饭局,一向没怎么注意过这位细眉细眼的二公子,现在听他说了一大车的话,觉得他不像一位大家少爷,倒像写戏的先生,很有趣。听说他出版过不少诗集,便含笑问他书名,打算去拜读一二。
沈培楠听莫青荷问得谦恭,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道:“二哥那些文章都是什么山水爱情,酸气太重,你读不懂也别来问我,我可解释不了,肉麻的很。”
莫青荷转头欣赏西湖的美景,叹道:“来了这里,我才知道云央为什么有现在的处事态度,长在这样的好地方,真是不想忘忧也忘了,只是可惜,如果有一天被送进日本人手里,不知道又是什么样子。”
这番话触动了沈培楠的心事,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紧了,刚要答话,沈疏竹将扇子在胸前刷的一合,不耐烦道:“败兴,败兴,好好的游一次湖,满口浊世之词,真要辜负了这好山好水。”
说罢大步往前走去,莫青荷望着他的背影,惊讶的张大了嘴,沈培楠面色阴鸷,冷笑道:“让他们文人去搞政治,真是什么好话都说的出来。”
走了一阵就到西泠桥畔,秋瑾女侠墓前,墓碑刻孙中山先生亲手题写的“巾帼英雄”四个大字,莫青荷这一年长了不少见识,早不是刚认识沈培楠时那个认识百八十个字,提起国民党就满心仇恨的小戏子了,便走到墓前,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
清风徐来,树叶发出哗啦声响,三人在墓前休息,沈培楠望着那题字,眼中流过不知是坚毅还是悲恸的情愫,轮廓分明的脸格外肃穆,莫青荷不敢说话,就连沈疏竹也没了声响,沉默许久,摇着折扇叹道:“秋风秋雨愁煞人……”
莫青荷敬佩侠士,但他信奉布尔什维克主义,从骨子里跟这些人的政见是不同的,此时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他忽然感到疲惫,心想在认识沈培楠之前,他饱尝人情冷暖和世事艰苦,深恨那些捧他的金主们的奢侈,他坚信国民政府是坏的,是为剥削而存在的,甚至是汉奸走狗,因此要献身于组织,为中国谋得一个光明的未来。但眼界越宽,他心里的疑惑就越多,以至于上升为一种解不开的苦闷,在每一个能够单独思考的时刻催逼着他。
- 共178页:
- 上一页
- 第69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
其实做为单单一个恋爱文,也不说特别差,算是可以,但作者明显不擅长谍战戏,有很多bug,导致攻受的人设崩塌,但感情戏还算可以,前期有点俗套,后面比较好,看到后面也不会觉得攻对受不是很喜欢,看这个一定要忘掉民国谍战设定,单纯作为一个感情文来看,就不错,拉低期待,别太信推荐里的关于除感情过高夸赞,我就是因为别人对它民国设定的推荐,期望太高。 游客2024-05-20回复攻也是,做为高层,见过那么多卧底,竟然没发现受,在受开枪之后就信任了受,没有再怀疑,没再出于怀疑受想着试试查查受。在经历过沈玉乔的事后,按照攻的人设,就算不怀疑了,也不该没和受相处很长时间,没和受再经历什么值得他信任的事时在受面前揭开自己的伪装。信仰与攻之间不能说是摇摆,但绝对不是什么坚定。除此之外,受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成长,还那样,理想化,在一些事情很容易被说服。我觉得最不合理的就是受做情报工作,完全就是菜鸟,根本不合理,甚至不符合他作为戏子,见过各色人等的人设,身为一个从底层红起来的戏子,真的没点把握人心,察眼观色的本事为什么这么多人推,我真觉得很,人设崩塌,剧情禁不起推敲,受真的是,一开始说他信仰坚定,结果还没多久,就是“我一定会把他收拾的服服帖帖”,而且受的情报工作跟儿戏一样的,刺杀日本人那里简直随便的要死,攻受之间的感情也是,受先前还喜欢师兄,没相处两下就喜欢攻了,攻我也没看出喜欢受,对受若即若离,攻还能说信仰坚定,受跟个恋爱脑没很大差别,总是游客 的原帖:游客 的原帖:游客 的原帖:
-
攻也是,做为高层,见过那么多卧底,竟然没发现受,在受开枪之后就信任了受,没有再怀疑,没再出于怀疑受想着试试查查受。在经历过沈玉乔的事后,按照攻的人设,就算不怀疑了,也不该没和受相处很长时间,没和受再经历什么值得他信任的事时在受面前揭开自己的伪装。 游客2024-05-20回复信仰与攻之间不能说是摇摆,但绝对不是什么坚定。除此之外,受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成长,还那样,理想化,在一些事情很容易被说服。我觉得最不合理的就是受做情报工作,完全就是菜鸟,根本不合理,甚至不符合他作为戏子,见过各色人等的人设,身为一个从底层红起来的戏子,真的没点把握人心,察眼观色的本事为什么这么多人推,我真觉得很,人设崩塌,剧情禁不起推敲,受真的是,一开始说他信仰坚定,结果还没多久,就是“我一定会把他收拾的服服帖帖”,而且受的情报工作跟儿戏一样的,刺杀日本人那里简直随便的要死,攻受之间的感情也是,受先前还喜欢师兄,没相处两下就喜欢攻了,攻我也没看出喜欢受,对受若即若离,攻还能说信仰坚定,受跟个恋爱脑没很大差别,总是游客 的原帖:游客 的原帖:
-
信仰与攻之间不能说是摇摆,但绝对不是什么坚定。除此之外,受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成长,还那样,理想化,在一些事情很容易被说服。我觉得最不合理的就是受做情报工作,完全就是菜鸟,根本不合理,甚至不符合他作为戏子,见过各色人等的人设,身为一个从底层红起来的戏子,真的没点把握人心,察眼观色的本事 游客2024-05-20回复为什么这么多人推,我真觉得很,人设崩塌,剧情禁不起推敲,受真的是,一开始说他信仰坚定,结果还没多久,就是“我一定会把他收拾的服服帖帖”,而且受的情报工作跟儿戏一样的,刺杀日本人那里简直随便的要死,攻受之间的感情也是,受先前还喜欢师兄,没相处两下就喜欢攻了,攻我也没看出喜欢受,对受若即若离,攻还能说信仰坚定,受跟个恋爱脑没很大差别,总是游客 的原帖:
-
有些人莫名其妙说是西子绪撕到她退圈,君子在野明明是当年第一波读者撕退圈的,说是谦少撕退圈的都离谱了,更别说是君子在野退圈一年后评论了的西子绪了,有些人是不是恨西子绪恨到逻辑混乱啊 游客2022-11-24回复另外,在西子绪吃瓜的时候君子在野已经退圈了,是谦少不依不饶撕了一年,后来17年白莲花谦,被锤以后还发表了所谓的退圈宣言对抗,简直婊气冲天14年这本书被人断章取义说政治有问题所以人人喊打,15年西子绪吃瓜评论了,17年谦少被锤,君子在野洗白,西子绪同样被拉下水说她有煽风点火,这件事西子绪只能说吃陈年瓜背锅!详情可见豆瓣,知乎扒皮!不知道说啥了,哪哪都有西子绪感觉真的好可惜啊,功底那么好的一个太太(*꒦ິ⌓꒦ີ)谦少造谣,西子绪点火不是吧,不是因为黑子说他不爱国,政治立场不对什么的才退的圈吗?听说是西子绪逼的,是吗_(:з」∠)_大大很厉害,可惜被逼到退圈了,唉:-(游客 的原帖:游客 的原帖:游客 的原帖:游客 的原帖:游客 的原帖:游客 的原帖:游客 的原帖:游客 的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