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373)
苏凉当然明白裴景的意思,但裴景并不知道,他与南韩选手的对抗经验,要比所有人想的都多得多。
虽然他并没有经历过肩并肩准则的时代,但这并不代表南韩的选手在肩并肩准则被取缔之后,就会收敛他们的行为。
想到这里,苏凉并不怎么犹豫,就浅笑了下,对裴景道:“教练,我想试试。”
虽然他的模样是笑的,但裴景与蒋一波都看到了苏凉眼里跃跃欲动的锐意。
直到苏凉给了肯定的答复,然后先一步离开后,留在教练办公室里的裴景才和蒋一波对视了一眼。
裴景摇了摇头,眼角的余光瞥见办公室外走过的梁华生,小声对蒋一波道:“你家这个老大哟,怎么跟个小牛犊似的,斗劲儿十足的?也不知道他家的家长怎么回事儿,打小居然还是让他练的花滑?”
蒋一波翻他个大白眼:“我儿子爱练啥练啥!再说了,我家小凉就算练花滑,那也是隔壁梁华生垂涎不得的天才水平!”
裴景无语地看了眼蒋一波,感觉俩人的脑回路根本不在一条线上,他刚刚跟蒋一波说的能是一回事儿么?
懒得理会抽风的蒋一波,裴景摆摆手赶他走,然后坐在自己的桌子前,准备动手再梳理一下苏凉本年度的赛程和训练安排。
毕竟,就算苏凉真要参加世锦赛,那也是来年三月份的事情了,在那之前还有国内的全国联赛分站赛,国外的世界杯分站赛以及1月份的重点世青赛。
围绕重点的世青赛赛程和世锦赛赛程,在这中间门如何填充其它赛程安排以及调整个人状态的训练,都是他需要慎重考虑的。
不过,再怎么排,今年的首场赛事也必然是9月份的全国短道速滑挑战赛。
裴景预备让苏凉先在挑战赛上打响本赛季的第一枪,取得足够的个人积分后,拿下世界杯第一站加拿大与第四站京市站的参赛资格,两站世界杯分站赛后,苏凉就该全力备战本赛季的世青赛了——那才是他本赛季所需要攻克的最高目标!
同时,随着9月份京市短道速滑挑战赛参赛选手名单的公布,冰雪王国短道速滑版块的冰迷发现——怎么隔壁花样滑冰版块的家伙们,也开始晒起票来了???
当然,下一秒他们就醒悟了,还能是因为什么?
那些搞花滑的,准备跑去短道速滑赛场看苏凉去了!
第209章
讲道理,冰雪运动在国内一直属于小众项目,而短道速滑在国内冰雪运动里又属于小众流派,过去几年,除了由国内承办的国际赛事之外,像是挑战赛、全国联赛之类的赛事,经常是免票的,比赛场馆就在那儿,冰迷们想进就进。
去年开始,因为2001-2002赛季是奥运季,前有冬奥宣传,后有02-03赛季苏凉的崛起,短道速滑国内赛的热度比起往年已经要高了许多。
比赛虽说不至于抢不到票,但一些观赛视角较好的位置也确实需要提早购票了。
原本冰迷们听说启用了新场馆,还想着新场馆位置多,能够近距离观赛的位置也多,买票可以稍微从容一些了,结果没想到,隔壁花滑版块的家伙们居然就横空出世了。
短道速滑版块这里的冰迷们看着隔壁前来晒票的家伙们,一阵懵逼。
怎么地?
好位子这就都被先抢走了?
当即有还没买票的短道速滑冰迷哀嚎了起来:【隔壁的,你们几个意思?买错票了吧?这是短道速滑比赛的票,不是花滑的!】
隔壁的花滑爱好者面带微笑:【哪儿错了?我们买的就是短道速滑挑战赛的票!】
说起来这些花滑爱好者也是满心悲愤,苏凉一个好好的花滑天才,不玩儿花滑去玩儿短道速滑了!
他们这是痛心疾首啊!
虽然早已经知道苏凉在短道速滑项目上的天赋和成绩,但他们也还是想亲自到现场去‘审判’一下苏凉的比赛。
当然,如果能够在苏凉的跟前混个眼熟,再暗搓搓勾搭两句,问问他能不能转花滑,那不就更好了吗?
他们也承认这样的小心思不太道德,可是道德有什么用?继续道德下去,然后彻底看着苏凉向短道速滑的康庄大道……啊不,是歧途上彻底回不来吗?
总之,别管是抱着怎么样的心思,2002-2003赛季华国短道速滑的第一场比赛,门票的销量就创下了一个小小的高峰,就连冬运中心的领导们都收到了这个颇让人意外的消息。
冬季项目管理中心办公室
“门票卖出了6成?”
办公室里,几名班组成员互相看了看,脸上都写着诧异这两个字。
别看人家什么足球比赛或是演唱会门票动辄就能卖个八九成的位置甚至满座儿,但那是人家的事情,就冬季项目来说,如果是国内赛,就连热度最高的花滑项目,卖票也很难卖出这个水平。
早年更是有许多冰迷都习惯了各个协会和主办方发赠票观看比赛的传统,付费购票的热情是很低的。
像他们冬运中心就为这个赛事推广的事情愁白了头,想要推广比赛,想要提高国内运动员的竞赛实力,首先你就得先多办比赛,但多办比赛光办不卖票,他们的资金也困难,而至于招募投资方……冰雪项目的热度就摆在这儿,热度有限,资方的热情也有限。
这就像是国内短道速滑热度的现状,包括民众普及度等问题都在掣肘着整个项目的发展和提升。
这回的挑战赛作为本赛季国内的第一场比赛,参赛的都是国内选手,作为主办方,他们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甚至早早地准备好了一系列赠票,准备根据届时的门票销售情况,发放一些赠票到京市的体大等相关院校,帮忙充盈一下现场。
结果还没等他们发放赠票呢,居然就收到了门票销售成绩喜人的消息。
来报告这个好消息的办事科员笑着说:“我们请售票点的工作人员做了小调查,说是这回购票的观众,组成部分挺有趣,其中有一部分是花滑爱好者,既往的购票习惯里并没有短道速滑的比赛门票。”
“哦?”办公室的副主任王建平好奇地扶了下眼镜:“这是怎么回事儿?”
姓林的科员笑了起来:“这我也打听过了,说是因为他们想去看苏凉的缘故。”
“冰雪王国那个论坛各位领导都是知道的,最近这论坛上花滑和短道速滑这两个板块都在斗气呢,花滑板块的冰迷看不到苏凉的花滑比赛,结果都跑来买短道速滑比赛的门票了。”
弄清了这其中的前因后果,这些冬运中心的领导们也是哭笑不得,他们倒是不知道苏凉还能有这效果。
“这应该怎么说?这就叫商业价值高吧?”
过去,运动员只是单纯的一种特殊职业,在人们眼里,代表国家去的荣耀的运动员,身上都有着独特的光环。
运动员们所考虑的也大多都是全力以赴训练、比赛,没有其它。
但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运动员强大的实力以及他们身上的光环让他们成为了不少人的偶像,这背后也衍生出了与运动员个人有关的经济商业价值。
早年体总方面也没有处理过这样的案例,但随着一些高商业价值的选手出现,随着一些广告商指定运动员个人签署广告协议、代言人协议的案例出现,再参考国外明星运动员的商业价值与收入等等,体育运动员身上的商业价值也已经被正视。
而由于国内特有的举国培育体制,运动员的商业收入究竟应该归属运动员还是所属运动队之类的问题也屡屡在业内产生矛盾与探讨。
只不过吧,这样的问题,在冰雪项目上暂时还没出现过。
实在是冰雪项目的普及度太低,运动员的民众认知度有限,不像是篮球、足球、乒乓那些项目,国民认知度高,广告商找他们也更有底气和热情。
冰雪项目这里,就算02年初冬奥那会儿,华国队的几位夺牌选手也没能收到几个商业邀约,更别提现在这普普通通的小赛年了。
几个领导正聊着呢,突然中心里前年新增的商务与市场拓展部门的科员小许就脚步有些匆忙地敲门进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