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265)
“话不能这么说,你好歹也是骑尉啊,给军中来点实惠不行么?”东北将军的脸皮,是真的很厚,且很结实。
于良吉也被他的话惊呆了!
万八千斤,那么多土豆种,他是想种多大块地方啊?
“边军也有军田,可以随意种植东西,不拘是什么,只要能吃就行,这是给边军的福利。”石宏大解释给于良吉听:“他们也就种点土豆、白菜萝卜的,冬天可以当菜吃。”
土豆可以储存,白菜可以储存又能腌酸菜,萝卜也能做成咸菜或者干菜。
“哦。”怪不得这么关心土豆种呢!
“所以啊,能给我们多少?”东北将军终于正形了些:“我们没多少钱的啊!”
要开高价就免了吧!
“白送给你们一批土豆种,一万斤。”于良吉大气的开口,反正今年他们家种的多,一亩地一千斤算,十亩地也就是一万五千斤,他们家光是土豆种就种了差不多一百亩。
剩下的都种了谷子和苞米,那是去年他们种植土豆的地方。
产量绝对够,别说一万斤了,再来一万斤都没问题啊!
就是那些还要卖给附近的村民,让他们都能种上高产的土豆。
“够意思!”这位一激动,啪的一下子就要去拍于良吉的肩膀,石宏大眼疾手快的将于良吉连人带凳子往后一扯,这巴掌就落在了桌子上。
八仙红木桌上,顿时出现了一个浅浅的掌印。
于良吉:“……!”
石宏大赶紧拉着他换了个桌子落座,于宝宝看着那掌印,再看看尴尬的东北将军,十分自觉地站起来,跟到了另一桌上……。
房家的管家立刻让人换了一张桌子,重新摆了碗筷和菜品,于良吉他们这才搬回来。
这回东北将军老实了,特别的老实!
但是吃饭的时候,还是没忍住,问于良吉和石宏大:“土豆真的那么高产吗?”
“是真的,我亲眼所见。”石宏大跟他保证:“既然说了给您一万斤土豆种,肯定说话算话!”
“于侯爷当然说话算话。”有了石宏大再三保证,他总算是相信了。
以前光是听说,没怎么信,毕竟这土豆都种了这么久了,没听说谁家能高产到翻了一倍的量。
于良吉,这个庆丰侯,还真是不简单啊!
更不简单的是,他真的是那种纯粹的学者,就是种地,研究怎么高产,丝毫不慕名利。
他封侯的时候,爹爹就分析过,说只有他这样的人朝廷才会给封侯拜相,换个人,恐怕只要喜欢那么一点点名利,朝廷都不会封侯给他,最多给个闲职,跟石宏大一样,有名无实。
所以这个侯爵封的虽然扎眼,但是很多老人都对于良吉退避三舍,也就那些不熟悉或者年轻的才觉得不服气。
换了他们,陛下肯定不会给他们封爵就是了。
接着聊了聊他们家的孩子,这位很能生,家里都是儿子,六个之多!
散了之后,石宏大带着于良吉和宝宝回了家,于良吉终于没忍住笑了:“这位将军的脸皮可够厚的。”
“当然,前年就是他,跟外族的人谈判,趁他乱,要他命。外族损失不小,最后到底是背负了巨额欠债,跟朝廷贷了款,折算成粮食,给他们渡过了一冬,开春之后,他就去收利息了。”石宏大洗了把脸。
“收利息?”于良吉自动脑补了一通收罗铜钱的架势。
“他是把人家刚配种完的牛羊挑母的赶回来不少,当月就有不少带了崽子,过了没多久,就都下了崽儿。”石宏大一看就知道于良吉想的轻松。
要真那么轻松,他这个东北将军也做不到这个位置上。
于良吉:“……!”不止脸皮厚,还有周扒皮的潜质?
在府城的这段日子,带着孩子们出去走一走,可能是看到了熟人,也就是他们的两位先生也在这边住,先生的夫人们还给他们做饭吃,衣服他们自己洗。
让他们多了一份自在,于良吉又带着他们出去找了两家风味独特的饭店吃了两回饭。
终于不再拘谨了。
“大家不要紧张,你们是我的学生,庆丰侯门下,谁敢看不起你们?”于良吉知道,十八里铺曾经有多自尊自爱,他们的孩子又有多活泼开朗,只不过那些年他们还是太穷了,人穷,志气就短。
如今他们有钱了,志气也要变长才行。
给孩子们好好上了一番思想教育课,然后两位先生开始给他们做考前辅导,都是考过举人的,各种东西都有准备,八个孩子也大了,知道自己这次一定要考中!
八月十五的时候,他们回不去的,但是家里可以送东西过来,侯府已经送了礼物和人手过来,包括马车之类的都带的很齐全。
于良吉和石宏大又接待了一下府尹房大人,他带了不少月饼过来,味道还不错,于良吉也应景的让人送了礼物去他们家,当然,没忘了将军府,人不过去可以,毕竟他是侯爵,但是最好那位将军也别过来,赶紧送了礼物过去就行了。
实在是这位将军,怎么说呢,于良吉暂时没时间跟他扯皮,家里八个孩子都要考试呢,他们需要的是安静!
接待完府尹大人,还来了不熟悉的人,通判、同知等等。
这个时候,于良吉才知道自己这个侯爷的品级有多高,原来这里的人要真论起来,只有前面两道防线的驻守元帅,跟他算是平级,剩下的,连将军都比他矮那么一点点!
不过他没实权,只有名头好听,但是也不错了,大家也不敢真的忽略他,所以过节的时候,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来拜访一下,认认门,也认认人。
于良吉不胜其扰,就只能找石宏大:“打发走,都打发走,我这儿孩子们还要学习呢!”
“好,好,我去打发人,你别生气气着自己。”石宏大哭笑不得的安抚好于良吉,自己去前头接待人。
只是告诉他们,侯爷需要安静和清净,大家的心意都心领了,又奉上管家早就备好的回礼,一一将人都送走。
幸好石宏大怎么说,也是个骑尉,官职在身,又是跟于良吉结契的人,他们倒是没觉得受了怠慢。
等八月节一过,立刻就开始考试了。
于良吉是将人都送到了考场门口,这边是文试,只有三个孩子,半大的少年,都是十五六岁了。
“当年我也是这样大的年岁,来府城考试的,别紧张,你们的功底扎实,只要不出差错,一定会考中,名次不是重点,重点是考中,进去吧,我在外面等你们。”最后抱了抱三个学生。
“山长放心!”三个学生,异口同声。
他们都受过军训,转身走路都是一个动作,忍着没回头,一路进了考场,在大门要合上的时候,才回头,看着他们的山长站在那里,身边是他们的小同窗于兴怀于宝宝。
文试这边依依惜别。
武试那边就干脆多了,石宏大直接指着陆续进入考场的考生告诉五个孩子:“去,在策论上把他们捏死,在比划上把他们打败!”
“是!”五个小少年嘻嘻哈哈,一点都不紧张!
然后他们就进去了,石宏大也是看着大门关上才离开,一路风驰电掣的回到了家里。
于良吉仿佛干什么都没力气了,最后还是石宏大看不过去了,拉着他出门,带着于宝宝一起,又去买苹果了。
如今秋天的苹果好卖多了,大家都知道怎么保存了,很多人家的地窖也有了用武之地,用来保存苹果正好。
一车一车的轻熟苹果存起来,大红苹果就开始吃,于良吉被拉到了农贸市场那里,倒是满血复活了。
特意挑了不少苹果,非要单独装起来。
“你要吃,就多买点吧!”家里不差钱,难得能转移于良吉的注意力,石宏大觉得完全可以多买一些回去。
“这个用来做果茶最好了。”于良吉道:“果茶并不需要太多,一点就够了。”
而且他做的也不是要给自己喝,多做点,可以在冬天的时候,给孩子们喝,这次人可不少呢!
石宏大帮着他收了不少苹果回来,同样是在府城存了两年,其实侯府也有地窖,但是县城没有这么好的苹果。
有了事情可忙的于良吉,果然觉得日子过的很快,三天之后,苹果也都下了窖,考试也考完了,赶紧火急火燎的接了孩子们回来,这次他们出门带了刘全森过来,这里的大夫老早就被别人预定了,他们还是自己带人过来吧。
刘全森号了脉,都是很健康的,让人好好歇一歇就没什么事儿了。
334 冒了青烟
孩子们考完了试,歇了两天缓了过来,于良吉就带着他们回了十八里铺,十八里铺如今正在秋收。
时间走的飞快,昨天还是夏日,今朝就已经是早秋了。
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时刻,最幸福的时候,秋收到了。
春天种下去的不是种子,是希望;秋天收获的不是粮食,而是未来。
一夜之间,整个十八里铺都动了起来,东边刚发白,就有人起来做早饭,喂牲口,太阳还没升起来,就有人出了家门,往地里去。
村里有牲口的人家不少,都套了大车,在地里田间和家里两边跑,基本上都是全家一起抢秋收。
为什么要说“抢”?
是因为地里种的大多数都是玉米、高粱、大豆之类的耐旱作物,虽说东北的秋天少雨,不代表没雨,万一要是下一场雨,哪怕是小雨,淋湿了地里的农作物,已经长成的粮食就会发芽啦。
而且粮食收回来不代表就完事了,还要趁着天好的时候,晾干了才能进仓储存,要是就这么装袋进仓,一冬天捂下来,粮食就发霉吃不得了。
没有任何机械帮助,这里的苞米都是要先靠人工把裹着叶子的苞米从秆子上拧下来,放进筐子里,抬到地头的车子里去;而高粱要先把秆子割倒,把穗子割下来放到筐子里抬到地头的车上。
农作物的果实先运回自家的院子里,等都收完在做进一步的处理。
其中高粱比大豆还急一些,因为高粱的穗子总是招来不少鸟来啄食;而大豆比苞米着急,因为熟透了它就会炸,豆荚一开,里头的大豆就会滚出来,落在地上,只要一场雨,就会泡胀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