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县令(30)
养蓖麻蚕种,只需十八天后蚕就可以开始吐丝,加上温湿度适宜,每年可发生两代。
很快,第一批蓖麻丝就出来了,这批产品由官府出面收购,价格比桑蚕丝便宜了近三成。
温瑜请织女将他们纺织成丝绸。因为蓖麻丝本身就很白,也没染整,直接放入库存。
丝织品是龙头买卖,如今的蒙阳,还没有这么大的商人有能力经手一种全新的产业,他还是等王家来人再说吧,总之还是要先可着自己家里人来。
这还没完,蓖麻杆也有大用,从蓖麻的纤维方面应用来看,其茎皮中富含纤维,为造纸、麻绳以及制作人造棉的上等原料。
蒙阳现在这两个行业都不是很发达,尤其是造纸业。整个蒙阳城只有一户经营造纸的,其生产的大多是一些粗糙的草纸,宣纸产出低不说,质量还差。
说来也是好笑,如今大明,造纸行业还有鄙视链,能生产好宣纸的纸厂在外人眼里就是靠谱的,生产不出来的那么人家草纸都不愿意从泥这里进。
原因就是此时崇尚文字,举个例子,明代人刘宗周在《人谱类记》卷下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宋代有一个过目不忘神童,一天他偶然拉肚子,夜里上厕所,误将字纸作为手纸来用了。第二天再来看书,所有的书都如同没读过一般,往日下笔干言的才气也都风消云散了。自此不能成文,成了一个废人,不久就病死了,这也正说明了传统社会中国人对文字乃至于字纸的敬重。
而蒙阳这间不能生产好字纸的纸厂就这样一直半死不活着。
温瑜得知此事却非常高兴,他把纸厂的老板叫来,问他以后是否愿意专门生产厕纸。
那老板怀疑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大人说什么?只生产厕纸?”
温瑜点头,因为蓖麻茎的纤维比较细,生产出来的纸往往太过细软,写字是根本写不了,不过却比较接近现代的卫生纸。
反正蒙阳跟那些大纸商也竞争不过,不如专攻一面,只生产草纸。
温瑜跟那老板解释了一遍,那老板始终犹犹豫豫,不管怎么样,只产厕纸也太过丢人了。
温瑜观他这样,故意板起脸:“既然你不愿意那就回去吧,我在蒙阳再找个会造纸的就是了。”
老板听他这么说,方才慌了起来:“愿意愿意!不瞒大人,小民那纸厂没有人订货,已经拖欠两个月的工资,再不开张工人就要回家了,如今大人给指条明路,只要能挣钱,小民一定听大人的话!”
温瑜听罢便将用蓖麻茎制纸的方法传授给他,还将那些桑农叫来,讲明两方可以合作,这样一来,成本更是低了不少,众人都很满意。
蓖麻算是彻底利用起来了,温瑜却敏锐的察觉到周围梅鸿之、杨醒等人性质都不高,不像一开始红砖的时候大家那么有干劲。
按理说不应该这样,如今官府里的钱越来越多,还无事发生,大家应该很开心啊。
于是将他们叫来询问,梅鸿之跟杨醒对视了一眼,半天终于道:“大人,我是觉得,蒙阳现在只需水泥一物,就已经能在蜀地打出名气来了。我们真的要发展,是否应该想办法产些高雅之物。比如旁边彭县的牡丹,还有其他地方的刺绣,最好是聚集一些文人多开几场文会,让别人知道我们县里的向学之心。”
温瑜这才明白,原来他们这是觉得蒙阳现在名声不好听啊。
说来也是,细想蒙阳最近生产的,低价劣质代替青砖的红砖、低价劣质代替桑丝的蓖麻丝,还有厕纸……有时候温瑜自己都觉得自己给穿越者丢人,别人都是玻璃大炮的,到了他这里就变成卫生纸了。
不过梅鸿之杨醒这两人也是目前大明文人的普遍想法,清高且不通庶务。温瑜对两人笑道:“你们可知其实单靠水泥一项,蒙阳的经济规模就已经能在蜀中各县排上前列了,我弄出这么多项目,当然不是为了挣钱。”
看两人不解,他又道:“你们知道水泥厂现在的匠人每个月月俸多少吗?”看二人茫然的眼神,温瑜无奈道:“最少都有八两银子。”二人吸了一口气,此时经师的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三十到五十两一年,区区匠人竟挣这么多。
温瑜接着说:“但是其他百姓的月俸还是没变,即使水泥厂再扩大规模,又能招多少人?到时候一场天灾,老百姓们没有收成,你们想过又该怎么办吗?”
明朝本身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平衡太显著。就拿灭了明朝的李闯来说,李自成原本是邮递员,驿站裁撤后无法生活被逼造反。如果生在江南,壮劳力谋生手段多矣,中途被裁员不会引发太大社会问题,恐怕他也不至于造反了。
如此多的产业本身就是让蒙阳每人都有活干。至于低贱?温瑜表示呵呵一笑,根本不在意,放到二十一世纪的天朝,不少地方以生产假货或者小商品批发而出名,大家虽然都提到它们都带着几分调侃,却不知那些地方的老百姓大多数是真的过的不错,只要人过得好,还怕别人说吗?
温瑜又道:“况且水泥此物太过引人注意,单靠我们蒙阳一个地方肯定是消化不来,等过段时间,我就打算与其他地方谈合作一事,到时候利润必定会有所减少,这才刚开始,多找些赚钱的营生总是不会错的。”
梅鸿之杨醒二人这才被点醒,旋即对温瑜佩服的五体投地:“大人总是为百姓打算,而且目光有如此深远,是我等浅薄了。”温瑜笑着摇头,让他们退下了。
光是有这几样产品温瑜总觉得还缺点什么,现代城市的话,往往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都要发展,如今就剩服务业了。在蒙阳这种小地方发展服务业有些困难,但并不是毫无办法。
温瑜将主意打到了隔壁县上。
彭县就是他的主要目标,彭县跟蒙阳这种小地方不同,是个上县。他一早就听闻彭县如今的县令也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姓易。
这位易知县比较能接受新鲜事物,当时派周纨四处考察之时彭县也是第一个下令接待的。他熬夜写了一封信给彭县县令,第二天一早命人送过去。
很快,彭县就来人了。来的是易知县的师爷,看见温瑜先拜了一礼,然后直接问道:“温大人在心中所言要帮我们兴办牡丹节可是真的?”
温瑜没想到他如此开门见山,微微一愣,笑道:“我既然说了,自然是真的,蒙阳不止投资出钱,本官还可以派一些有经验的工匠为贵县修建牡丹园。”
原来问温瑜第一个想入手的点正是牡丹。说来惭愧,他从前一直只听说过洛阳牡丹,现在当上了蒙阳县令才知道原来四川也是牡丹大省。陆游在《天彭牡丹谱》中有“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的赞誉。
天彭牡丹以其株高叶茂、花大颈长、滋润丰腴、艳丽多姿著称天下。
彭县牡丹在宋朝时名声达到最高点,一是因洛阳沦于金,彭县作为当时唯一中国著名的牡丹观赏基地;二是因此处牡丹本身也与其他不同,盛开于山野崖间,花时倒垂,极具野趣。
但在宋之后,蜀地遭受重创,直到明朝中期,也就是这几年才慢慢缓过元气。
易县令是个有想法有抱负的人,他一直想要重振彭县彭县,让彭县牡丹重回大众视野。
无奈彭县跟蒙阳不同,本地士绅官商势力错综复杂,想要施政难度极大。易县令一个外来人,光是跟他们斗法就斗了两年多,现在想要让他们拿钱办牡丹节,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得不说也幸亏温瑜是以举人身份选官,只能选到下县。要是跟易县令一个进士出身,怕是在大县里要处处受人掣肘。
见温瑜答应的这么爽快,对面反而犹疑起来:“恕在下直言,敢问蒙阳这样做,到底是为何?”
温瑜笑道:“不过是想跟贵县互惠互利,我们想牡丹节当天在彭县各处为我们蒙阳打上一下广告。”
是的,温瑜所思正是这个。这么一个牡丹节,如果办的好,到时候不说蜀地,就是全国都有人慕名而来,彭县如此小的地方肯定无法容纳。两地离的很近,蒙阳正好可以沾光发展一下第三产业,而且也可以将蒙阳这些特产的名气打出去。
彭县师爷这才放心,两人旋即商量起相关事宜。
彭县牡丹普遍四五月开花,准备时间比较少。二人一共设计了几个方案,最后一起送到易县令那处等其抉择。
易县令收到方案后可以说爱不释手,哪个都不舍得放弃,最后决定多管齐下,也就是彭县的衙役要受点累。
不过有了蒙阳提供的一大笔银子,他们也能放手去做了。想到这里易县令就有些郁闷,他每日累死累活的,结果彭县还是老样子,于是就的问师爷:“你说这温大人出任蒙阳也没多久,蒙阳财政上怎会如此宽裕?”
师爷想了许久:“我观温大人是有大智慧之人,蒙阳如今产业非常多,我到蒙阳几日,所见之处百姓皆富足和乐,官府自然闲钱也多。”
接着又安慰道:“大人也不必妄自菲薄,彭县终究是豪强众多,如今大人总算是把他们压下去了,想之后彭县也会越来越好。”
易县令也这么觉得,他暗道牡丹节只是一个开始,往后的日子他还要将彭县治理成蜀中最富足之处。
关于牡丹节,他们首先是打算请蜀地名士写诗写赋传唱,此乃雅事,众才子也都欣然接受。
二是请了戏班唱几场关于牡丹的戏份,由彭县出钱,在各地登台,唱戏的同时找人在下面装作不在意的提起牡丹节,使人加深印象。
最后一点是温瑜提出但两人都有些犹豫的,温瑜想请蜀地艳名远扬的青楼女子来牡丹节献唱跳舞,然后由众人评判,选出一位牡丹仙子。这虽然听起来感觉挺有意思,但似乎有些不够庄重啊……二人犹疑。
但温瑜坚持要加上这项。开玩笑,这牡丹节第一届注定无法吸引一些真正的名人雅士,恐怕来的大部分都是些闲出屁来的公子哥儿二世祖,活动项目首先要满足这群人的口味。等名气大了,再谈风雅之事不迟。
就这样,温瑜又给自己找了不少事做,整日忙的团团转。不知不觉,已到大年三十。
温瑜看着钱妈妈跟温玉兰在府里忙前忙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要在大明朝过第一个新年了。
明初的春节假期日,一度十分抠门。朱元璋年间一度只有五天假,直到永乐七年,明成祖朱棣才大方了一把,增加了十天元宵节假期。
温瑜如今有了时间,便想着去女眷那边搭把手帮着置办年货,最后被人以添乱之名赶了出去……温瑜郁闷的摸了摸鼻子,好吧,他确实是有点笨手笨脚的。
被家里人嫌弃,但却有人得意他。这不,临近春节,这一年蒙阳大小商人都不少赚,于是就打算一起搞个事,他们想要做一场春节“贺岁片”。全城三十六行的老板们,都会凑上几万钱演出费,亲自扮成当时各类火热剧目里的人物,吕洞宾诸葛亮之类的。而且哪家老板掏钱最多,扮的角色戏份就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