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169)
德妃生下七公主有两个月了,不舍得只叫乳母照看,七公主便住在她这儿的隔壁。
对守在身边的儿子比较娇惯,德妃拗不过他,到底同意了他先去看妹妹再去换衣服。
胤祚在永和宫后面的树荫下拿着小木剑耍了会儿,就觉得很没意思。
奴才们一点都不好玩,那么高一个个子跟他对打还往地上倒。
于是胤祚一扔小木剑道:“我要去睡觉。”
一睡就睡到太阳西落,醒来后,胤祚揉着眼睛去额娘的寝殿,在外面就听到有说话声:“王爷叫人做的,送来给六阿哥尝尝。另有一些外面捎的小玩意,叫六阿哥拿着玩。”
胤祚惊喜跨过门槛:“复康公公吗?什么好玩的啊。”
近来却先看到放在一个小碟子里的奶白色的一块点心,他从来没见过这么样的点心,只是这个点心切出来的形状,好像是今年过生辰的时候皇阿玛叫人送来的小蛋糕啊。
“这是什么点心?蛋糕吗?”胤祚的注意力全都放在这个扇形的小点心上。
复康笑道:“是蛋糕,王爷说这是叫慕斯蛋糕,冰冰凉凉的,最适宜夏日吃。”
胤祚高兴的道:“复康公公,代我谢谢大哥。”
复康点头,转身就跟德妃告辞。
德妃留道:“外面暑气还盛,公公喝一杯茶再走。”
“多谢娘娘,”复康说道:“只是还有七阿哥那里的要送呢,奴才就不叨扰了。”
德妃便叫如玉送复康出去,复康说着客气,却是转身先走了。
胤祚一会儿就把慕斯蛋糕吃下去一半,然后才想起额娘,伸手递到额娘嘴边:“可好吃了。”
德妃没吃,笑道:“胤祚吃。”
胤祚自吃过蛋糕一直念念不忘,今天吃到了挺开心。
德妃却看着儿子这么喜欢吃的模样,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翊坤宫,佟佳皇贵妃侧着躺在美人榻上乘凉,一会儿向外面道:“去看看胤禛可把功课抄好了?抄好了再叫他过来吃点心。辰王身边的贴身大太监送来的,不能辜负他的美意。”
一个小宫女跑出去,片刻后回转来站在外面秉道:“四阿哥还有一张纸没有抄完。”
佟佳皇贵妃眉心微皱,道:“那便等会儿吧。”
胤禛住的偏殿,迎着一片梅花树开窗的书房里,宽大的棕漆木桌上已经摆了厚厚一沓子描红的纸张。
书房外面就是一片梅花,皇贵妃要让他时刻记着一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
想要成才,想要被皇阿玛高看一眼,就要用比其他兄弟多得多的努力。
额娘对他这么严厉,因此在胤禛的心中,额娘对他是真正的疼爱,但每当从永和宫回来,他又会忍不住对比两位额娘对待孩子的方式。
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疼爱呢。
写完了最后一张纸,胤禛只觉手都要僵了。
春子拿着一块温热的帕子给四阿哥包住手,按揉了好一会儿才放开。
“主子,辰亲王刚才叫人送了糕点来,皇贵妃说您写好这些字就可以去吃了。”春子笑着道。
他比四阿哥大好几岁,看着他每天要写这么多字承受这么大的压力都觉得累,因此主子一旦闲下来,他便想让主子轻松会儿。
第96章 经济开发
胤禛点点头,却是等好一会儿才揉揉手,整理好袖口带着春子过去了主殿。
皇贵妃这时候是坐在桌边的,她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胤禛开始启蒙之后,佟佳氏就也跟着读起书来,虽然对那些四书五经不甚理解,但她每天都会提问。
若有背不出或者背的不熟练的,这一天晚上必定要全部背下来才能去睡。
只前一年的时候,才三岁的胤禛不甚明白道理,也不会运用记忆力,经常被罚,但现在皇贵妃提问的每句话他都能流畅的答出来。
皇贵妃合上书本笑道:“背的不错,这一段比你大的三阿哥还不会呢,今晚上皇上过来,你便背给他听。”
胤禛称是。
皇贵妃把书本交给身后的宫女放起来,自己将桌子上的两个小盒子打开来,道:“辰王仗着宠爱不学无术了些,但他做的糕点是真的好吃。”
“吃吧。”
胤禛看着盒子里放着的并不算精美的面包,小心的欠起身拿起来。
皇贵妃的心情不错,看着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一口一口优雅的吃着东西,她面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见黄油碎屑沾到了胤禛嘴角边,她还拿帕子给擦了擦。
胤禛却是身子微微一僵,因为他不知道在接下来等着的是更多的训斥,还是依旧心情这么好的额娘。
“你要好好读书,”皇贵妃语重心长的交代:“别看辰王是你阿玛亲手带的,他却于诗文一道半点不通,早两年为教他作诗,你阿玛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名师大儒请了个遍,到现在还是半通不通。”
胤禛停下了咀嚼事物的动作,他觉得辰王大哥会的已经很多了,御花园的路还有椅子,都是大哥弄的。
这些,比只会嘴上说两句诗更难办到。
皇贵妃的话还在继续:“身为大清最尊贵的阿哥爷,诗文修养才是最重要的,你学的好了,在你皇阿玛面前也能占一席之地。”
钟粹宫,荣妃正在和前来请安的三阿哥说着和皇贵妃差不多的话。
三阿哥比四阿哥听得入心,点头道:“额娘放心,儿子一定会好好跟师傅学诗画。”
荣妃面上已经显露出年纪的细纹,争宠的心思早淡了,她倒是想和惠妃一样拉拢人,但她是皇上后宫中的老人,现在却要排在德妃、宜妃后面,便很有些没脸出门,深居简出的多。
争宠心思熄灭,想要儿子在众阿哥间高人一头的心愿却更为强烈。
延禧宫,惠妃看着两盒糕点和一串子民间玩意儿,伸出带着长长护甲的手轻轻的翻看一二,对脸色黑乎乎的儿子道:“保清,你这点需得和辰王好好学一学,你想上进额娘不反对,但是别把心思露太明显,和太子也别那么的针锋相对。”
保清说道:“大哥愿意藏拙,那是他不想和保成争,他们是亲兄弟,关系亲着呢。儿子才不愿意去做那农桑之事,别藏拙藏到后来真成了拙。”
“你啊,”惠妃摇摇头,问后面的心腹:“这些东西,也有小八的一份?”
大宫女回道:“不只有八阿哥的,三位公主那里都有呢。”
公主们在宫里一向不受重视,并非是生下来没有相应的公主待遇,太监宫女嬷嬷丫鬟和阿哥们都是比肩的。
但是平常若非是重要节日,皇上很少能够想起公主们叫来身边询问的。
而阿哥们的学业,皇上几乎能每天都询问一下进度。
太皇太后倒是偶尔领着公主们教一教针黹,但更多的也没有了。
没想到辰亲王这么有心,出门两年多还能想着宫里的妹妹们。
惠妃叹道:“咱们皇室的公主,都是要许配到蒙古去和亲的,你看看辰王眼光多长远,现在已开始为太子拉拢人了。”
保清道:“小人行径,儿不屑为之。”
蒙古那么艰苦,在宫里娇生惯养的公主到那儿能习惯?怕蒙古和咱们关系不亲,打亲就是了。
保清第二天傍晚在回答皇阿玛考核的时候,就把心里的这些想法换着一个方式说了出来,而后微仰下巴等着皇阿玛的赞扬。
他以后可是要做大清第一巴图鲁,把所有不臣服于他们的人都打到臣服的。
正得意的保清没想到自己迎来的不是夸赞,而是阿玛沉着脸的一声:“混账。”
混账?
儿子怎么混账了?
保清不服气的眼神看过去。
康熙对于保清的格局眼光彻底失望,真是如保成常小声骂的一般:莽夫。
“太奶奶是蒙古的,儿子知道。”保清解释,“但也不是所有蒙古人都看太奶奶份上,愿意老老实实安安分分。妹妹们娇生惯养,送到蒙古那样几百里不见人烟的大漠该怎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