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16)
两兄弟面带笑容,林方伟更是对着林方旭兴奋道:“旭哥儿,你不知道,你正试取了第一名!”
林方启知道他的水平,没有太惊讶,只是急着问道:“那我呢?我有没有被录取?”
林方伟回答道:“我们五人都上了榜,除了旭哥儿,你和绍哥都在内圈,绍哥三十六,你十一,我跟明哥在外圈。”
一般正场录取较宽,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但团案分内外圈,内圈取正场名次前五十名,其中前二十名直接取中,剩下三场可以不用参加。
除了前二十名外,团案上其他人则要参加第二场招覆,再择优录取。
同理第三场再覆和第四场连覆也是一样,最终能取中多少人,决定于参加考生的总数,题目的难度,县尊大人意愿等等……
林方旭兄弟三人虽然知道了结果,但还是等到人少一点的时候挤进去确认了一下才回家。
林方明知道自己第一场就被取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本就做好了参加第二场的准备,只是现在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弟弟得了第一,心里很不是滋味。
林方旭和林方启规规矩矩在家等着后面三场考完,林方明和林方绍第二场招覆时过了,林方伟却参加了第四场。
第四场考完后,将自第一场起取中的考生,全数拆开弥封,用姓名发案,称之「长案」。
众人拥挤在县衙照壁前,只见长案上,榜首位置单独写着‘案首林方旭’五个大字,后面按名次排列的才是这届县试通过的考生。
林方启还是十一名,林方绍名次向前挪了一些,排在二十八,林方明和林方伟一个三十七,一个四十三,林氏五人算是都过了县试。
从榜单上区区五十五人,可以看出李知县不光出题难,取中人数也是历届最少。
林家村虽然中了五人,可在整个科举过程中县试实在不算什么,马上就是四月初的府试,现在放松庆贺还早得很。
第十六章
府试时间是四月十五左右,林方旭几人陆续接待了一些上门道贺的亲戚朋友后,没看几天书就到了四月初。
五仪县到金华府不算远,但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四月初八,林方旭五人就坐着大爷爷和六爷爷家提供的两辆马车提前出发。
这一次除了林方勤要去送考外,林方绍刚满十四岁的弟弟林方武也跟着去跑腿。
县试刚过时,六爷爷就已经写了信去府城,让林成桂帮忙安排几个孩子得衣食住行。
林方旭他们初九下午到金华府时,成桂叔家大堂哥林方茂已经等在了那里,这直接将林方旭一行人接到了家里。
成桂叔家是个三进的宅子,一进门堂婶便拉着最小的林方旭,关切地说道:“哎呀…!可算是到了,路上吃不好睡不好的,看给孩子累的,婶子已经让厨房准备宴席,给你们接风。”
成桂叔在一边,笑着拍拍林方勤肩膀,等小辈互相见了礼,便招呼几兄弟入席,堂婶则领着女眷和孩子坐在屏风后面,吃完饭后,又由茂堂哥领着去了客院休息。
林方旭他们虽然没有快马赶路,但也一样有些累,随便洗漱一下,很快就睡着了。
林方茂安顿好客人后也回了房间,妻子安氏已经哄好孩子,在房间里等他,见他进来笑着问道:“可是都歇下了,没想到旭哥儿考了县案首,说来小弟好像和旭哥儿同年,刚收到消息的时候,母亲还说应该让小弟也下场的。”
林方茂没有作声,虽然比起来,母亲更偏心会读书的小弟一点,对小弟也寄予厚望,但他一个做儿子兄长的也不好多说什么。
安氏见丈夫不搭腔,心里一阵气闷,婆婆娘家也就多出了两个举人,就当自己是书香门第了,对他这个商出身的儿媳百般看不上。
小叔子会读书,从小就送到杭州崇文书院进学,婆婆更是整颗心都放在他身上,家里得产业也不让碰,一副要让小叔子执掌门户的样子。
安氏即使再不甘心,可上有公婆,丈夫也不争不抢的样子,她也只有干着急。
第二天,林方旭几人吃了早饭后,林成桂嘱咐几人在家温书也还,休息也好,尽量少出门,若是要出去,就让大儿子带着家丁跟着去。
林成桂也是怕出什么意外,这段是时间赶考的人多,城里也乱的很,若是有什么冲撞耽误了府试,老父亲非得从林家村赶过来抽自己一顿不可。
金华府就在那里,什么时候逛都可以,林方旭他们也不是不懂事的三岁小儿。
林方旭几人老老实实的在家呆了几天,需要什么都是林方勤带着林方武出门准备。
到四月十五,林方勤早早就将几人叫醒,出发赶往府学宫。
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五仪、浦江、汤溪8县,故有\"八婺\"之称。
八个县这届的考生大概有千人左右,加上往届过了县试没过府试的考生至少四千多人,所以府试唱名便不能单独叫人了,一个县一个县的点,考生入场前首先要找到本县教谕。
林方旭几人到时,考场前已经熙熙攘攘的站满了人,黑暗中见到两个高高挂起,写有五仪两字的灯笼,知道本县教谕在那里,便挤了过去。
当天蒙蒙亮时,第一个县开始点名,五仪县排得靠后,林方旭进去后按照卷上编号,找到座位坐下,一早起床折腾到现在,早已饿的肚子轰鸣。
林方旭吃完堂婶一早命人准备的早饭,所有考生才到齐坐好,考场大门也缓缓关上。
有差役高声叫到:“知府大人到!”
手里还拿着火烧的、馒头的考生便纷纷起身,行礼道:“学生拜见知府大人。”
“免礼,都坐下吧。”知府大人声音十分沉稳。
林方旭抬头望去,见苏知府头带素金乌沙,身穿绯红官袍,胡须花白,面相严厉。
苏知府扫了考场一眼,面无表情命一对官差发题,便坐在高背椅上。
林方旭看着纸上题目,一大题两小题,大题考策论,小题考帖经和杂文。
题目很符合苏知府一惯中庸的做派,但以林方旭上辈子的听闻,若是真按照中庸来写,今日或许能中,但名次估计不会太好。
林方旭自从县试得了案首,便将小三元当成了目标,自然不满足于只是能过。
林方旭回忆上一世曾听人说过,苏知府幼时家境不好,书读得晚,中进士后又太过刚直,受了些挫,渐渐便谨慎起来,不再得罪人,但他骨子里却是个揉不得沙子的人。
想到这里,林方旭已经有了腹案,下笔在稿纸上书写起来。
林方旭写完策论题目时,已经接近午时,只剩下帖经跟杂文两道小题,林方旭把卷子收起来,准备吃了午饭再写。
可能在大部份考生眼里这次府试题目实在太过简单,林方旭见大多数人都已经跟他一样,已经拿出干粮水壶,开始用饭了。
用抹布擦干净桌上的水痕残渣,林方旭开始答两小题,小题倒确实不难,他很快就已经答好。
离午时还有一会,考生基本上都已经答完,就等着交卷。
午时梆子声一响,考生便纷纷站了起来,将卷子依次交了上去,出了考场,当大门再次关上时,考场内五千多人竟然只有不到五百人还在答题。
林方旭堂兄弟五人都交了卷,一起又坐马车回了成桂叔家,等着后天看结果。
林方明也觉得题目不是太难,自觉还答得不错,坐在马车上神色轻松。
艾晓雅这段时间却一点也不轻松,县试过后她不想回林家村,大哥夫回去时给她留了生活费,她便一个人留在了县城。
林方旭去府城后,她一直都在为话本的事情奔走,先是拿去书斋,本以为会像其他穿越小说写的一样,书斋老板会花重金向自己买手稿,自己到时候把版权卖给他就行。
可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大魏朝主流还是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书斋卖得最为火爆的是每届科举程文和一些大儒的读书笔记及心得。
若是想找书斋卖话本,你得自己找匠人将话本印好,书斋还要收寄卖费,至于收多少,那就要看你跟书斋老板熟不熟了。
- 共137页:
- 上一页
- 第16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